發布時間: 2025-07-11 08:49 來源:龍頭新聞
夏日炎炎,當暮色灑下金色光線,15頂白色帳篷如蘑菇般綻放在綠坪上,8套膜結構天幕似銀帆揚起——這片曾經是煤礦棚戶區的荒丘之地,如今已建設成為南山南星空露營地,日均迎接游客超3000人次,成為鶴崗市南山區最耀眼的城市名片,用燈光、歌舞與草木清香,書寫著煤城的生態轉型篇章。
晚霞映照南山南星空露營地
昔日的棚戶區
“以前這山全是黃沙粒,坡上只有幾棵榆樹,山腳下是礦工居住的平房。”當地居民的記憶與眼前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如今,800平方米木棧道如緞帶纏繞山體,5座“草帽涼亭”散落于綠意間,“星空瓶”景觀在夜幕下流轉著夢幻光斑,3000米長的氛圍燈將橋梁、樹木勾勒成發光的剪影,4座高桿燈與2套激光燈交織,讓20米高的小山丘擁有了俯瞰城市的最佳視角。
露營地的煙火氣
最動人的是工業痕跡的溫柔留存。網紅大樹的“眼睛燈”閃閃發亮,帳篷區旁邊的礦工雕塑與燒烤架的煙火遙遙相望。“我們保留了歷史痕跡,讓煤灰地‘長’出了星光。”南山區城管局副局長李美軍說。
游客在“星空瓶”前拍照
露營地志愿服務站的集裝箱外,“帶走垃圾”的標語與“掃碼充電”的提示牌醒目而立。由城管、公安、社區組成的巡查隊每日穿梭,燒烤區的安全員指導游客調節炭火,環衛工人推著智能清潔車走過,隨時清理垃圾。
“周末的舞臺從早到晚都有節目,昨晚還有薩克斯樂隊在天幕下演奏。”來自浙江的游客周立軍舉著手機拍攝激光燈表演。
游客在南山南星空露營地
兩個演出舞臺串聯起晝夜狂歡。清晨有廣場舞阿姨的扇子舞,黃昏上演社區樂隊的民謠,深夜帳篷區飄出吉他彈唱聲。最熱鬧的是“七天連演”活動,當《南山南》的旋律響起時,臺下來自青海的游客冶文龍跟著哼唱,他說:“在抖音上刷到時以為加了濾鏡,實地看燈光比視頻中的還震撼。”
夏日納涼來星空露營地
一條旅游線串起多重時空。循著“星空地標牌→繽紛橋”的路線漫步,游客會經歷奇妙的時空折疊:哪吒卡通造型旁,老礦工曾在此挑煤的小徑已鋪成木棧道;集裝箱志愿服務站的玻璃上,映著當年自來水群樓的舊址輪廓;2線公交車“自來水站”的站名仍在,站牌旁卻多了舉著自拍桿的年輕人。
星空露營地內游人如織
“政府給我們建了跳舞的舞臺,晚上燈光一亮,感覺像是在開個人演唱會。”當地居民李艷平的笑靨,映著遠處雙峰天幕的流光。
從荒丘礦坑到星河營地,如今的“南山南”,山水與燈光交相輝映,燒烤區升騰的煙火氣與舞臺上的民謠旋律交織,書寫著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詩意答卷。
責任編輯:張澤國
審 核:董雪婷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