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4-09-19 20:05 來源:黑龍江網
卷首語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視察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東北振興和黑龍江發展明確戰略定位、擘畫宏偉藍圖、注入強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闡釋了“新質生產力”,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將一篇篇科技創新實踐論文寫在龍江大地上,匯聚成新質生產力“源頭活水”。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科協以“弘揚科學家精神 樹時代新風”為主題,策劃開展“創品牌·樹形象”學會風采展示行動,從“學會·人物”“學會·品牌”“學會·成果”三個方向的系列報道著手,面向公眾集中展現省級學會、協會、研究會按照總書記指引方向,發揮獨特優勢服務創新龍江建設的生動實踐和嶄新風貌,為龍江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集聚力量。
?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貓”,黑龍江省作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黑土地面積占全國黑土地總面積45.7%。對于黑土地,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牽掛于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多次赴東北三省考察,關心黑土地糧食生產、黑土地保護利用等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耕地質量如何,則要通過“全面體檢”才能知道。土壤普查就是對土壤的“全面體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是加快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實落地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黑龍江省黑土資源保護利用學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參與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以下簡稱“三普”),以科技賦能黑土保護,為守住耕地紅線、優化農業生產布局、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土壤普查分為外業調查采樣、內業測試化驗、成果編制與匯總三個環節。外業調查采樣是三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完成質量直接決定“三普”最終成果的準確性和應用成效。為了更好地完成“三普”外業工作,自2022年以來,黑龍江省黑土資源保護利用學會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組織200余名會員積極投身到黑龍江省和北大荒集團的三普外業調查和質量控制工作中。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黑龍江省黑土資源保護利用學會秘書長隋躍宇,承擔了多個片區的三普外業調查和質量控制工作。在土壤普查現場,他親自踏查成土環境、觀察土壤剖面形態特征。“受氣候條件和原始植被影響,腐殖質的積累,黑土地的表層土壤都是黑色的,只是因有機質含量高低顏色變化程度不一,但從土體垂直角度,完美記錄了黑土資源的形成和演變過程。”隋躍宇介紹道。
科技賦能,創新引領。“三普”工作不僅是對黑土地的一次全面體檢,更是土壤普查技術的一次革新。區別于過去靠填寫表格記錄信息,黑龍江省黑土資源保護利用學會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在“三普”過程中首次采用統一的國家級土壤普查工作平臺系統,每個采樣點位都有國家頒發唯一編碼的“身份證”,并科學劃定采樣范圍。經過國家和省考核認定的采樣領隊技術人員利用5G技術、傳感器技術、無人機等手段在現場找到采樣點,并獲得相關現場數據,在App后臺填表,并經層層審核后提交,再匯總到云端進行相關統計和計算,而不是依靠逐級上報,實現了采集工作“線上線下”雙同步。在記錄土壤信息方面,外業調查采樣工作流程也更加規范。“三普”采用“電子圍欄”方式監督現場工作,以經緯度為標準,在當地劃定了每個土壤采樣點位的電子圍欄,所有現場觀測數據、照片、視頻等只能在電子圍欄內現場采集和上傳,確保土壤樣本真實有效、科學準確。
團隊協作,攻堅克難。在“三普”工作中,黑龍江省黑土資源保護利用學會涌現出了一批批優秀的團隊成員。他們不畏艱難,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科研人員的責任與擔當。無論是復雜多變的采樣環境,還是惡劣的天氣條件,都未能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團隊中,有的人最多一天協助采集5個剖面;有的人帶領團隊成員徒步翻山越河,只為維持樣點布設的代表性和填補前人未曾調查區域的空白。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團隊中的女性成員也不甘示弱,在野外作業中扛工具、進行點位踏查、分層取土、信息填報,事事爭先。有的人帶組創造了單日采集3個耕地剖面樣的紀錄;有的人頂風冒雪,徒步5公里進山協助樣品和標本采集;還有的人在道路、住宿、飲食十分惡劣的情況下采集了12個林區剖面……三普外業調查采樣工作雖然很辛苦,但越是急難險重的任務越能淬煉過硬本領。困難面前,團隊成員們團結協作,共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高質量完成了表層和剖面樣點土壤采集任務。
成果豐碩,人才蔚起。截至2024年6月,隋躍宇帶領團隊已完成承擔的“三普”剖面調查任務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調查剖面數量618個,采集比樣盒標本1500余件,整段標本150余件,獲取超2萬多條的土壤形態特征信息,在黑龍江省及北大荒集團外業采樣隊起到帶頭作用。同時,也為黑龍江省和北大荒集團三普工作順利完成起到表率作用,為厘清黑土資源家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剖面在未來30年內將是黑龍江省和北大荒集團黑土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重要支撐。在野外調查過程中,所有成員對黑龍江省土壤資源發生與演變、黑土資源形成與演化、土壤退化與保護等方面均有進一步的深入認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不僅應用于三普外業調查實踐,還在實踐中進一步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理論學習和實踐調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深入摸清了黑龍江省土壤資源現狀,又促進了全省土壤地理學方面人才的培養。
“現在的采樣工作條件真是比之前好了太多,之前那么艱苦的情況下還能堅持土壤調查,現在這么優越的條件必須把三普工作做好,這不僅是對土壤調查的一種情懷,也是我們這些參與三普工作人員的一種責任。我們有責任把好三普的第一道關,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程要求完成三普外業調查工作。”隋躍宇說道。接下來,黑龍江省黑土資源保護利用學會將全力以赴打好三普工作收官戰,為保護土壤資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技術支撐和優質服務。為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持續貢獻龍江力量。(記者 王林曦)
責任編輯:楊卉松
審 核:董雪婷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