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7-31 10:17 來源:現代快報
7月30日,中國足球協會紀律委員會原主任王小平、中超聯賽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劉軍獲刑。截至目前,始于2022年11月的足球領域系列腐敗案,已有18人獲刑。其中,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杜兆才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400萬元。中國足球協會原主席陳戌源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互聯網上有人以“足壇反腐大結局”來形容“18人獲刑”這一事實。這一評語是否精準,有待討論,但毫無疑問,“足壇18人”從落馬到全部被嚴厲懲治,已經階段性完成了關于懲治足壇腐敗的“拼圖”。
對長期關心中國足球的人來說,這一結果令人感慨萬千。在中國男足史無前例打入世界杯之后,短短二十多年時間里,中國足壇已經掀起過兩輪反腐風暴。兩輪反腐過程中,均有包括中國足協掌門人在內的多名干部被法辦。而相對于上一輪足壇反腐,本輪足壇反腐無論是在范圍、力度還是在徹底性上,都有不小的變化。
兩次動真格的足壇反腐,都以深刻的教訓說明,唯有刮骨療毒、壯士斷腕,方能讓中國足球實現重建、穩步發展。
中國足球有過清風徐徐的良好發展時期,創辦職業聯賽、年輕才俊涌現、男足和女足在亞洲一流層面擁有博弈能力、球迷對足球未來充滿期望和想象力……這樣的美好時光卻屢遭中斷。
在圈子足球、人情足球、關系足球盛行的土壤中,一些丑惡現象頻頻冒頭。李鐵為當國足主教練花300萬元、為了俱樂部球隊贏球收買對方球員大打假球,以及陳戌源當足協主席前一晚進賬60萬元,可謂足壇重磅人士利令智昏、敗壞風氣的典型表現。
中國足球的家底并不厚,即便有沖出亞洲的高光時刻,也不似足球發達國家擁有一系列優質資源。在這種局面下,唯有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這一頂層設計,科學實施、扎實推進、真抓實干,方能避免走彎路。反觀中國足壇,一些擁有話語權和決策權的人士,卻私心作祟、陽奉陰違、假公濟私,為了眼前利益不惜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他們的“真刑”是咎由自取、不值憐惜,但令人痛心的是,由于規則被架空、道義被踐踏、資源被濫用,中國足球健康發展的態勢遭遇嚴重打擊,中國足球的整體實力和形象一落千丈。
在足壇反腐風暴勁刮之后,中國足壇風氣和面貌煥然一新,新的發展機會也擺在眼前。這個契機,必須緊緊抓在手上。
世界足球發展大潮激蕩人心,足球發展規律不可違。要把中國足球搞上去,必須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必須敬畏法治、敬畏民心。拒貪腐、真干事、少折騰,是題中應有之義。
責任編輯:董雪婷
審 核:劉海龍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