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8-04 17:49 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
近日,2025年高考招生錄取工作收官,又一批優秀學子與哈工大結緣,學校本科生源質量在連續5年大幅提升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突破。
2025年,哈工大校本部各省物理類錄取最低排名平均值,在2024年基礎上繼續提升170名,錄取最低排名平均達650名。威海校區和深圳校區本科生源質量同步提升,威海校區各省物理類錄取最低排名平均值較2024年提升240余名,深圳校區各省物理類錄取最低排名平均值較2024年提升100余名,均為近年來最好水平。
一起來看優秀學子與哈工大雙向奔赴的故事。
選擇家國情懷
今年5月底,由哈工大研制的實踐二十六號衛星成功發射,讓即將高考的陳奕軒又一次因哈工大而熱血沸騰。從小對“中國航天第一校”充滿向往,來自山東淄博高青縣第一中學的陳奕軒,早在初中時就開始關注哈工大,今年夏天,他以683分的成績被錄取到“尖班”。
來自貴州遵義第四中學的金澤昊也被錄取到“尖班”,在錄取通知書“小衛星遨游計劃”中,他鄭重地填上了“為國奉獻”的夢想,“從小一直期待投身國防科技建設,我相信在哈工大充實的學習生活將會逐漸填滿報國的理想。”
陳奕軒在學校(中)
“我的姥爺是軍人,家里有種一脈相承的家國情懷,考上哈工大意味著走上科技報國的征途,這讓一家人都很振奮”,來自遼寧大連第二十四中學的杜昕洋,通過哈工大強基計劃錄取至數學類(智能科學)專業,“基礎研究是國家所需,我希望能夠在人工智能的前沿探索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杜昕洋表示。
杜昕洋分享高考經驗
志向拔節生長
“我們開學就要選擇院士導師,所以假期主要是在了解‘尖班’培養方案,以及各位院士導師的研究方向”已錄取到“尖班”的陜西渭南高級中學的張亦奕說,報考哈工大,大師引領是最吸引她的特色之一。“我們可以更早進入實驗室、加入課題組,更有目標地去學習和實踐,在6~7年完成本博貫通培養,畢業后將更有競爭力”,陳奕軒希望能夠在控制科學與工程領域探索學習,開展創新性研究。
張亦奕接受媒體采訪
“在哈工大學習,滿意!”錄取至今年新開設的港大優學班的山西男孩秦浩森,從已在深圳就讀的人工智能班學長口中聽到這句評價,更加堅定了自己選擇哈工大的信心。“我和家人一直在研究學校的培養方案,‘2+1+N’貫通學制很有吸引力,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等熱門領域,也是我很感興趣的方向”秦浩森說。高中時他就讀于天津英華實驗學校,學校競賽指導教師就畢業于哈工大,“我也想成為非常厲害的哈工大人,希望進入大學后,充分利用哈工大和港大的優質平臺多多嘗試探索,發現自己的興趣”秦浩森高中時就已在多項競賽中斬獲佳績,希望進入哈工大后能夠進一步拓展國際視野,實現個人成長。
秦浩森在自己的獎狀墻前展示錄取通知書
認同人文關懷
秦浩森說,四通八達的暖廊,空調全覆蓋的高質量四人間,風雨操場、地下健身房、冰上運動中心等,健身運動的“硬核設施”……“對學生好”的人文關懷也是許多優秀學子選擇哈工大的原因之一。
“學校的宿舍、校園環境、學習環境等硬件條件都很好,還有許多軟性的人文關懷,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更舒適、快樂、忘我地學習,我覺得學校真正為學生考慮”就讀于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東北男孩楊梓家睿今年也順利考入“尖班”。
楊梓家睿展示錄取通知書
期待全面發展
湖北男孩余子悅就讀于宜昌市第一中學,常在網上觀看智能機器人格斗的精彩直播,彈幕里紛紛刷過“哈工大”讓他對學校越來越感興趣。“從學長學姐那里聽說學校有能發射微衛星的學生團隊,也有能在機器人大賽中拿全國大獎的學生團隊,我覺得特別期待,希望自己也能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做出一番事業。”今年,余子悅順利考入哈工大“尖班”,希望以后有機會研制自己的智能機器人,“了解到很多學長學姐將競賽項目做成了科研項目和本科綜合畢業設計題目,我覺得是一件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事情。”余子悅說。
余子悅展示錄取通知書
這一屆學子常常以“愛玩”來定義自己,折射對自由探索、全面發展的期待,各式各樣的學術交流,豐富多樣的社團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在哈工大開啟的下一段旅程將更加值得期待。“高中生活往往比較單調,期待大學可以過得更精彩,跟世界冠軍陳金老師學羽毛球,還有各式各樣的美育課程我都感興趣!”張亦奕說。
“期待做一些從未嘗試過的事情,比如冰上體育課,等等南方體會不到的快樂”一直住在貴州的金澤昊期待在北國冰城收獲不一樣的體驗。“我了解到學校還有觀禮衛星發射,去航天院所參觀調研等社會實踐的機會,我希望能好好利用學校的平臺和資源優勢實現自我成長。”陳奕軒說。
陳奕軒展示錄取通知書
責任編輯:姚楠
審 核:董雪婷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