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7-29 06:09 來源:黑龍江中醫大一院官微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這一特殊的日子旨在提高全球公眾對肝炎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肝炎作為一種常見且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了解肝炎知識,積極預防和治療肝炎,對于維護我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肝炎是肝臟炎癥的統稱,通常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如病毒、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藥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這些因素會損害肝臟細胞,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如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黃疸等。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最為常見的類型,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它們各有特點和傳播途徑。甲肝和戊肝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乙肝、丙肝和丁肝則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
如果不及時治療,肝炎可能會逐漸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疾病,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治肝炎的關鍵。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預防肝炎,如接種疫苗、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不共用注射器等。
在肝炎的治療方面,中醫有著獨特的優勢。中醫認為,肝臟與人體的氣血、情志等密切相關。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因情志不舒、飲食不節等因素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就容易導致肝病的發生。中醫治療肝病注重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癥狀、體征、體質等情況,然后根據不同的證型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中藥治療是中醫治療肝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許多中藥具有保肝、抗炎、抗病毒等作用。例如,柴胡、黃芩、茵陳等中藥可以清熱解毒、疏肝利膽,有助于改善肝臟的炎癥狀態;黃芪、黨參等中藥可以健脾益氣,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促進肝臟的修復和再生。中醫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針灸、推拿、艾灸等療法來輔助治療肝病。針灸可以調節人體的氣血運行,刺激穴位,改善肝臟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功能;推拿和艾灸則可以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起到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
責任編輯:董雪婷
審 核:劉海龍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