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8-06 14:1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期強降雨多發,廣東、陜西、湖南、廣西等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部分河流水位上漲明顯。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緊急提醒,汛期在洪澇區域及水溝、沼澤和蘆葦灘等地活動,應謹防血吸蟲感染。
血吸蟲感染人體
只需10秒鐘
血吸蟲是一種寄生于脊椎動物血管內的吸蟲,又稱裂體吸蟲。能寄生于人體并致病的血吸蟲主要有7種,即日本血吸蟲、曼氏血吸蟲、埃及血吸蟲、間插血吸蟲、湄公血吸蟲、馬來血吸蟲和幾內亞血吸蟲。目前,我國僅流行日本血吸蟲病。
△日本血吸蟲尾蚴(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血吸蟲有7個發育階段,即蟲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蟲及成蟲。
其中,尾蚴是可以感染人體的階段,蟲卵孵化成毛蚴后鉆入釘螺中,再由釘螺釋放大量尾蚴到水中,使含有尾蚴的水體成為“疫水”。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人如果接觸了含有血吸蟲尾蚴的水體——“疫水”,只需短短10秒,尾蚴就會迅速從皮膚鉆入人體內致人感染。
根據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血吸蟲病可分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個階段,其中急性血吸蟲病患者身體反應強烈,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死亡。
感染急性血吸蟲病
有何癥狀?
發熱及過敏反應
發熱是急性血吸蟲病的主要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強烈的全身過敏反應,表現為蕁麻疹(“風疹塊”)、血管神經性水腫(如面部、四肢腫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圖源:廣東疾控
咳嗽、呼吸困難、惡心嘔吐
急性血吸蟲病會引起呼吸道及胃腸道反應。
呼吸道反應為咳嗽(多為干咳)、胸痛、呼吸困難。
胃腸道反應為劇烈腹痛(多在肚臍周圍)、腹脹、腹瀉(常帶黏液或血便)、惡心嘔吐,患者肝臟在短時間內可顯著腫大并有明顯壓痛,部分患者脾臟也迅速腫大。
容易誤診
由于血吸蟲病發熱、肝大、腹瀉等癥狀與傷寒、感冒、敗血癥等疾病癥狀極其相似,在非疫區或醫生警惕性不高時,極易誤診。
急性血吸蟲病的潛伏期一般為40天左右,接觸疫水或可疑水體后,若出現皮疹、不明原因發熱、腹瀉等癥狀,應主動到當地血吸蟲病防治機構告知接觸史并進行檢查。
反復感染、未及時治愈
可演變為晚期血吸蟲病
如果人體反復接觸疫水或少量多次感染血吸蟲尾蚴,可能導致慢性血吸蟲病,癥狀相對急性感染較輕,或無癥狀。
急性感染未及時治愈,也可演變為慢性血吸蟲病。若久未痊愈,經過數年病情發展,最終可演變為晚期血吸蟲病,表現為腹水、巨脾、結腸增厚等。患者會變得骨瘦如柴、肚大如鼓,因此該病也被稱為“大肚子病”。兒童反復感染還可導致侏儒。
近期有案例顯示,血吸蟲感染還能引起慢性炎癥,進而誘發嚴重疾病。
血吸蟲病誘發腸癌
今年4月,江蘇南京61歲的劉先生因頭暈乏力、重度貧血就醫。經醫院檢查確診為腸癌,醫生發現其腸壁內有大量陳舊性血吸蟲蟲卵。
醫生表示,劉先生常年在水邊務農,此次查出的腸癌與血吸蟲感染引發的慢性炎癥密切相關。
汛期如何預防血吸蟲病?
汛期水位升高,人畜接觸水體頻次增大,糞便污染水體機會增加,釘螺分布范圍擴大,都會增加血吸蟲病的傳播風險。因此,預防血吸蟲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不接觸疫水、加強防護
注意岸邊警示牌。釘螺是血吸蟲的中間宿主,應盡量避免在有釘螺滋生或存在不確定風險的江、湖、塘、溝渠等水體游泳、戲水、洗衣、捕魚。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因生產、生活和防汛等需要不可避免接觸疫水時,建議在下水作業前穿戴防護用品(膠手套、膠鞋、膠衣、膠褲等),在皮膚上均勻涂抹防蚴的防護藥膏,預防感染。
不在有釘螺的洲灘活動
在洪水等自然災害發生時,釘螺可能隨水流擴散到新的地區。不在有釘螺的洲灘活動,能有效避免感染血吸蟲病。
△圖為釘螺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不飲用生水
由于連續降雨等原因,水源可能會受到污染。如果人們飲用了含有血吸蟲尾蚴的生水,也可能感染血吸蟲病。由于血吸蟲尾蚴對溫度敏感,無處理條件時可將飲用水煮沸,降低感染概率。
做好糞便管理
血吸蟲病病人和病畜糞便中通常含有血吸蟲蟲卵。因此,要做好人畜糞便管理。避免糞便入水,可以有效阻斷血吸蟲病傳播。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血吸蟲病一旦感染無法自愈。近期降雨致多地發生洪水和內澇,若接觸過疫水,出現發熱、皮疹、腹瀉等癥狀應高度警惕,及時去醫院就診,切勿延誤病情。
責任編輯:董雪婷
審 核:劉海龍
統 籌: 張宇
監 制: 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