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8-07 14: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收錄閻晶明關于魯迅及其作品研究的隨筆十篇,《經典的煉成》新書發布會日前在京舉辦。
據了解,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評論與研究,多年來致力于魯迅研究,在《經典的煉成》上輯五篇中,作者獨出心裁地對魯迅作品進行賞析,從解讀魯迅作品中關于金錢的描寫到漫談人物的衣著與性格。而在下輯,作者以嚴謹扎實的筆觸,對《孔乙己》《故鄉》《祝福》《野草》等經典作品進行文本細讀。由點到面,由文及人,魯迅何以成為魯迅,在這本“大家小書”中展開。
活動中,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本書作者閻晶明,與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共同圍繞《經典的煉成》,深入探討魯迅及其作品的影響、如何閱讀經典等話題。
《經典的煉成》新書發布。主辦方供圖
閻晶明當日表示,在這本書中,他想要對魯迅小說中那些在文學史上有地位、被研究者關注較多的名篇進行逐篇分析,并展開專題性研究。在解析的過程中,他宛如與寫作者對話,發現魯迅的寫作手法在今天也會帶給人們啟發。
作為經驗豐富的小說家,梁曉聲對魯迅小說中的細節描寫進行了探討,“魯迅作品中人物服裝的描寫和錢的描寫,對我們寫小說的人是很有啟發的。”他認為,很多細致入微的描寫都是魯迅文字功底的體現,這樣的筆法上承古典小說。“當代人的寫作,風景描寫少了,街道描寫少了,樣貌描寫少了,服飾描寫也少了,但是心理描寫多了一些。”對于這些變化,他指出,魯迅作品中這種傳統小說筆法的可取之處在今天仍有傳承的必要,對當代寫作亦大有裨益。
“孔乙己的長衫”在當代再次成為熱詞。閻晶明表示,長衫在魯迅筆下變成一個社會身份的符號,變成了一個人的身份和現實處境之間產生差距和錯位的標志。對于長衫的書寫,來自民間,來自現實,但正是魯迅有著這樣的發現力與概括力。魯迅的筆觸是接地氣的,有生活的,因而雖是多年前的經典,卻永遠讓人感到親近。
對于何為經典,閻晶明在《經典的煉成》中給出了自己的“注解”:“經典的最大品質是,可以從一百個方向進入,進而打開一個廣大的世界。而作為一位經典作家,魯迅的任何一面甚至一個點,都可以是無限拓展的話題。”
本次活動由首都圖書館、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是首都圖書館“首圖講壇”和北京出版集團“大眾文化講座”的重要活動之一。
責任編輯:張澤國
審 核:董雪婷
統 籌: 張宇
監 制: 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