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8-12 08: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在饒河抗日游擊隊紀念碑前紀念抗聯英烈。
饒河縣小南山主峰下,一座紀念碑靜靜矗立,碑身上鐫刻著“饒河抗日游擊隊紀念碑”幾個大字。在歲月的洗禮下,紀念碑越發莊嚴肅穆,無聲訴說著那段戰火紛飛、熱血激蕩的抗戰歷史,也成為人們銘記歷史、緬懷英烈的精神坐標。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三省迅速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1933年末,饒河陷入日寇的鐵蹄之下。國難當頭,中共饒河中心縣委在中共滿洲省委領導下,挺身而出,喚起民眾,組建了饒河抗日游擊隊。這星星之火,迅速在這片土地上燃起了抗日的烽火。
饒河縣教體局退休老同志王增章祖輩都是饒河人。每當說起饒河的抗戰史,他的眼角總會含著淚花:“饒河抗日游擊隊的發展歷程,是一部充滿艱辛與犧牲的壯麗史詩。”
抗日隊伍在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下,不斷壯大,先后發展為抗日聯軍四軍四團、二師,直至第七軍,最多時擁有三千將士。
在這支英雄的隊伍中,涌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烈。陳榮久,抗聯七軍軍長,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37年3月,陳榮久率150余名戰士在饒河縣大頂子山后,遭遇300余人的日偽軍討伐隊。敵眾我寡,形勢危急,但陳榮久毫不畏懼,毅然率部阻擊。戰斗中,他身先士卒,沖鋒在前,一次次打退敵人的進攻。然而,在掩護部隊轉移時,陳榮久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饒河縣教體局原黨組書記王永舉現已退休,他對饒河縣抗日戰爭史始終銘記于心。他對記者說:“除了陳榮久,還有李學福、張文偕、李斗文、樸振宇、王汝起、姜克智等眾多英烈。他們都是中華優秀兒女。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他們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為抗擊日寇、保衛家園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們的名字,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上,他們的精神,如同一座座燈塔,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饒河抗日游擊隊的戰斗,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在那段艱難的歲月里,百姓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游擊隊送糧送藥、傳遞情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戰貢獻著力量。許多村民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也要保護游擊隊員。這種軍民魚水深情,是抗戰勝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東北抗聯精神的生動體現。
饒河抗日游擊隊紀念碑已成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供人們瞻仰、緬懷。這座紀念碑,不僅是對先烈們的緬懷與紀念,更是對東北抗聯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它時刻提醒著我們,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當銘記歷史,從那段悲壯的歷程中汲取力量,傳承和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文/攝 楊啟坤 記者 潘宏宇
責任編輯:劉海龍
審 核:董雪婷
統 籌: 張宇
監 制: 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